近期关于北京大学八千余中外新生报到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 。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北京大学八千余中外新生报到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
此前备受争议的北大燕京学堂,迎来首届新生。北京大学2015级迎新工作因为雨势尚未停歇 ,从室外转至室内,而前来正式报到的8000余名本、硕 、博新生中,包含数十名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首届新生 ,和4名囊括2015年国际化学奥赛全球前4名的本科新生 。
雨下个不停,启动临时迎新预案
雨仍下个不停,新生们则移至邱德拔体育馆内的接待站自行报到。
“因为下雨 ,所以临时从室外转到室内,这是2015年最大变化。”负责学生工作的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向新京报记者解释,每年迎新都会有此种应急预案,根据情况随时启动 。
叶静漪透露 ,学校还在第二教学楼一层为家长开辟休息室,农园食堂夜间也将延续多年以来传统,为找不到住处的家长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北大餐饮中心表示 ,所有食堂在昨日均延长营业时间至下午2点,保证让晚到的新生、家长吃上热菜热饭。
新生
应到新生总数达到8301人
昨日报到的是北京大学大部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据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统计 ,应到新生总数达到8301人 。
本科生方面,北京大学招办介绍,2015年 ,学校共录取本科新生4006人,其中校本部3175人,医学部831人。
在这些本科新生中 ,共有15人参加国际奥赛,“得了14金1银,而我国各科代表队在国际5大学科竞赛中总共才取得20金3银的成绩。 ”北大招办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介绍。
特别是本届化学国际奥赛中,该负责人称 ,4名保送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新生,不仅全部荣获金牌,更历史性地包揽了世界前4名 ,其中,来自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16岁少年欧阳逸夫,摘得世界第一名 。
准备
北京理科状元暑假仍在“备考”
2015年北京两名高考状元中 ,昨日到现场报到的是理科状元刘智昕,在父母陪同下到校办理手续。
为了准备英语分级考试,她8月起就开始在家通过手机背诵了数百个托福单词 ,“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大四有出国交换机会,我还挺期待的,研究生时如果有机会也会出国。”
师生
美国姑娘中文与校长交流
昨日 ,北大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首届新生正式报到,根据此前公布录取结果,99名新生中,超7成来自海外 。
美国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Mary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10月 ,这名美国姑娘以高分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6级),在报到现场,Mary还和北大校长林建华用中文进行了交流。
Mary说 ,中文老师给她起名史娴婷,大一暑假,她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了一个暑假的中文 。
那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回国后 ,她继续在普林斯顿东亚研究系学习,还专门选修古代汉语班。
就连毕业论文也与中国有关 。“因为《尚书》对西方学者而言太难了,所以导师就鼓励我研究《尚书》。 ”Mary专门翻译了《尚书》的部分章节 ,并试图从哲学和政治角度进行分析。
这是她认为自己能入选燕京学堂的优势所在 。目前,Mary还没想好自己的专业方向,“但应该是历史或哲学方向。”她还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 ,成为一名教授,或者律师。
不过,因为已多年未再来中国,“中文有些忘了 ,我也在恢复中文水平”,她说,好在来自新加坡的室友中文很棒。更棒的是自己在北大勺园的宿舍既有空调 ,又有洗手间,“而且是全新的,比普林斯顿的宿舍还要好 。 ”
81岁退休教授成“迎新大使”
向迎新接待站望去 ,田昭舆的花白头发十分醒目,他坐在城市与环境学院接待站旁的蓝色塑料椅上,有时 ,还会起身与新生和家长交流一番。
他是北大城环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学生口中的“田爷爷”。如同往年,他又骑着自己的自行车 ,从北大教师生活区承泽园的住处来到迎新现场,“田爷爷每年都会到城环的迎新站点跟新生分享经验 。 ”北大城环的学生说。
他俨然成了学院的“迎新大使”,北大新闻网的一篇报道透露,“从退休起的每一年 ,田昭舆都会全程参与迎新活动,热情问候每一个报到的新生,详细叮嘱入学初期的注意事项 ,并与随行家长交谈沟通。”
田昭舆说,尽管自己2015年已经81岁,但感觉身体还算硬朗 ,家离学校也不远,“更重要的是心里放不下学生工作”,就坚持尽量每年都来迎新现场帮忙 。
“学院选我去接待 ,也是因为家长对我比较尊敬。 ”田昭舆说,2015年由于体育馆一层一般不允许家长随同新生进场,他没能像以往那样 ,和更多家长对话,但对于北京家长,他会建议他们不要让孩子周末回家,不能白白浪费周末的两天学习时间。
他还建议家长 ,不要像中学那样看待孩子在北大的学习情况,“不能一味要求还考90多分,在北大能考85分以上就很不错了 ,除了学习,学生还应在大学锻炼多种能力 。”
关注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
据统计,2015年北大录取农村学生比例为19.14% ,较2014年增加0.64%,实现多年连续增长。
根据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开学前统计,约有500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新生得到北大为其制订的专属助学金方案 ,即个性化绿色成长方案。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向新京报记者透露,2015年北大的助学金方案改由“基本保障型”和“成才支持型 ”两类组成,根据家庭情况不同 ,2015年最高资助额度为2万元,“主要是孤儿,足额覆盖他们的在校所需费用 。”
北大给贫困生准备了17种生活用品,其中有罗氏慈善基金会捐赠的100台单价4000余元的笔记本电脑 ,赠予部分没电脑 、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
经济困难新生还获赠2016年暑假优才拓展资格,有机会到外地企业、博物馆等地学习交流,并获赠包括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火印》等书籍。
“2015年最大尝试是在开学前就为受助新生建了微信群 ,让他们提前交流。”杨爱民说,他们将受助新生分成10个微信群,以让新生提前查到自己在本学年将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 。
关于北京大学八千余中外新生报到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各玩]投稿,不代表亚当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dsckz.cn/news/389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当斯的签约作者“各玩”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北京大学八千余中外新生报到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
文章不错《北京大学八千余中外新生报到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