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出国留学 海外国家对中职生并不存在国内的歧视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
俄罗斯某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在练习电子及无线电设备安装。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相当发达 ,对中职生并不存在国内的歧视
导语:尽管近几年来开设“留学直通车 ”等国际班的职业院校不断增加,但究竟有多少学生能真正学成,前景并不乐观。一些项目纯粹为了赚钱 ,而真正为学生考虑的职校,却又招不到合适的学生 。
“我是一名学计算机的职高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出国留学。请问大家,职高生如何留学?”某天晚上 ,李于洋在常逛的留学论坛上发帖询问。
李于洋是一所职业高中的学生 。出国留学是他打小就有的梦想,由于初中成绩差强人意,没能顺利升上普通高中 ,遂选择了走职业教育这条路。按照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职业高中(职高) 、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工学校(技校)这三类学校被统称为“三校”。而“三校生 ”,又被称为“中职生”。一直以来 ,中职生毕业后的出路通常有两类:要么就业,要么在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深造—报考高职院校 。由于中职留学门槛高,申请很难成功 ,很少会有人视留学为毕业后的出路。
在发了《职高生如何留学》的帖子后没过多久,李于洋陆续收到一些回复—
“职高毕业拿到的是相当于高中的文凭吧?可以考虑出国读本科。”
“楼主想去哪个国家呢?有的国家接受,有的国家不接受中专的 。 ”
“学什么专业?你英语水平怎么样?有些学校可以接受高中毕业生和职高生。我给你推荐一下 ,波兰的医科大学或西班牙的学校。”
网友的回复让李于洋知道,中职生想留学并不容易,但也不是希望渺茫 。有不少留学路径可以走,但究竟要走哪一条 ,自己必须拎得清。
“国际班”真能与国外学校无缝对接吗?
近几年,中职生留学的事情不乏其例。2011年成都市青苏职中有10名学生领到了赴新加坡留学的签证,学两年将获得新加坡的高级大专文凭 ,3年则可获得本科文凭 。有当地媒体称:“这是我市中职生首次成批出国留学。”
2014年,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中英财经班的两名学生拿到了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金融本科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该校首批赴英留学生。
这些中职生能够圆梦留学 ,很大程度上要仰仗于学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努力 。早在20世纪末,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就已经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牵上线,通过与国外职业学校及职业教育机构等进行合作办学 ,以设立“国际部 ”、“国际班”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赴外升学的通道。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北京地区一所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国际合作的职业院校之一。该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李兴志告诉《留学》记者 ,他们最早开展国际合作是在1997年,当时还只是中专学校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与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Christchurch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引入对方的大专课程,“让学生在上中专的同时 ,学习三年它的大专课程,然后拿到(成绩和学分)以后,再到对方学校学一年 ,拿它所提供的学士学位。”这一国际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北京市教委的审批,“在97年 、98年一共招了两届学生,最后出去的有24名学生 。 ”这批学生学有成效 ,不仅拿到了高层次学历,而且在新西兰发展得很好——“大部分学生都在国外拿到了硕士学位,有一半左右留在了新西兰 ,有些已经在那儿成家了。”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于2013年始设的“2.5+4 ATU国际课程班”,也为该校的学生提供了留学美国的通道。校方称,该国际班的学生将在国内进行为期两年半的学习 ,实行小班化、美式、大学式的课堂教学,期间完成“商务英语 ”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有计划地嵌入美国阿肯色理工大学的课程,由其老师进行授课 ,以使学生适应美式的教学;待学生毕业后,将“无缝对接美国阿肯色理工大学进行四年的本科学习,完成学业后取得具有美国政府认可 、国际认证的大学本科文凭” 。此外 ,据称中职“国际班”里还减除了学生在语言上的障碍,只需要进行语言测试,不用考雅思和托福。语言测试未通过的学生 ,可以去美国阿肯色理工大学继续修读一个学期的ELI课程,然后直接就读本科课程。
“职校助力留学要定位好 ”
尽管近几年来开设此类可以称之为“留学直通车”的国际班的职业院校不断增加,但究竟有多少学生能真正学成 ,李兴志认为前景不甚乐观 。
他对《留学》感叹,国家如今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此时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应该是正赶上政策利好的阶段 ,但不幸的是,“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没能力学国际合作课程了”。
“如今的孩子,大部分基础太差了。因为现在高考大学本科已经连30%的招生计划都招不满,就是没学生了 。大学本科已经这样 ,他们挑完了才轮到我们,我们招聘到的学生很多都是特别差的,这和我95年到学校中专的时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曾经我们中专的学生比现在大学的研究生水平都好。现在入学的学生,自学能力没有,悟性不高 ,不爱学习,一点自我管理能力没有,他再学这个课程也学不好。就是说 ,现在政策好了,但是每个学校都不可能把国际班做好了,因为家长缴费了 ,而孩子学不好 。孩子不满意,家长一定非常不满意。作为一个办学主体,如果办的学谁也不满意,学校也一定不满意 ,社会更不满意,这个工作不可能做?好。 ”
而对于“国际班”惯常见到的“2+2”、“3+1”的办学模式,李兴志也不提倡。在早期开了一些类似“国际班 ”的合作办学项目后 ,如今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取消了此类项?目 。
“我觉得那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低级的一个方式,因为我知道好多学校不像我们批一个正规项目,计划内和计划外的招生都能做 。他们开国际项目一定都是前期让学生加些英语教学 ,加些国外的课程,后期再出去,往往都做成给国外输送学生 ,好多项目都是为了赚钱而做。而且,做成功的、真正让学生受益的项目,也许只招来十几个学生 ,一旦招生不到二十个,可能连成本平衡点都没达到,项目不可能连续去做,一定是那样 。因为北京孩子机会太多 ,这种国际项目太多,你定价高了,一般找不着学生;定价低了 ,自己亏了。而且,我了解他们的学校往往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状态,要不招不起来 ,要不自己没法招了,所以这客观上是个不可行的东西。”
撇开职校,直申国外大学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眼光来看 ,职业院校是一个“重能力轻学历”的地方,而对于学历,中国人有着太多放不下的执念 。出身于职业学校的中职生对“根正苗红 ”的学历更有一番热望 ,更乐意通过申请国外综合性大学为自己谋得一个 “洋学历”,打个翻身仗。在留学大军中,奔着职业教育去的人不多。
4月29日,澳洲国际教育中心(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公布了一组数据 。数据显示:作为澳洲第一大国际生来源国 ,2013年中国共有11. 9237万名学生来澳学习,其中61. 9%的人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只有8 . 2%的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印度、韩国和越南分别是澳洲第二 、第三大国际生来源国,其一半左右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中职生留学道阻且艰,在中国至今尚未形成风气 。但实际上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相当发达 ,对中职生反而不存在歧视。凭借职业教育的优势,这些国家期望能将中国的职校生也吸引过来。
今年3月,澳大利亚使馆商务处教育领事徐佩仪向中国民众推介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 ,极力倡导中国学生选择澳大利亚的职业院校:
“我知道,在中国可能很多家长和家庭甚至学生最终目标是要到大学里面深造,我想说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到大学里面去学习,有一些在学业专业上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可能更适合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的课程,而这正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所在 ,他提供的课程都是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电工管道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从这里得到非常好的教育 。”
对中职生,各个国家的录取政策不太一致,门槛有高有低。但无论是哪个国家 ,都不会把优秀的中职生排除在外,愿意接受中职生的国外大学如今成为中职生出国深造的选择之一。
中国—东盟国际学院是泰国博仁大学的直属学院,其招生负责人刘卫平对《留学》说 ,中职生一般会被视为高中同等学力人士;通过这些项目,中职生可获得泰国的本科或硕士学历 。
中职生要想出国,除了通过学校 ,是否可以通过留学中介办理?津桥国际的一位资深留学顾问告诉《留学》记者,中职生出国留学的较为少见,他没有经手过类似的申请。总体来说 ,中职生一毕业就留学的比例较低,多数都是先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待完成了专科学业后再出国留学。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通过哪个渠道实现留学梦 ,语言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都是个极大的障碍 。许多英语国家对学生的雅思成绩有要求,而中职生往往在英语上卡了壳。
李志兴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好多学生入学的时候打算要出国,但是后来发现,到毕业了都没把雅思攻克。 ”这些人只能毕业了以后找个简单的工作 ,“但主要精力还是用在补习英语上,毕业以后一两年才成功出国 。”
给职业学校校长的建议
李志兴认为,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全面的事儿。职业学校通过开一些国际合作课程来引进国外的课程、师资 ,给自己增加一下国际化的元素,这只是一个路径或者途径。开展国际合作课程,职业学校一定要有一些明确的定位 ,至少要考虑两点:
一,学校通过开展教育合作项目把国外的课程搬到中国来,让学生在中国就能拿到相关的国际文凭,便利少部分有留学意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 ,学校可以满足这部分需求,这样定位很好 。
二,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必须立足于提升自己的教育 、管理水平,培养教师。如果定位错了,只是为了赚钱 ,好多机构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差错:招一届学生没教好,第二届就招不起来了,或者过几天被告到教育部了。
理论上 ,可以的;实际操作,有难度。
1. 职中是职业高中吧 。那毕业应该有高中毕业同等的毕业证。可以申请到加拿大读大学。
2. 大学一般需要4年左右,本科毕业 ,找到个工作,工作一年即可申请技术移民(CEC)
3. 语言不好,可以学习,成绩不好 ,也可以提高 。
以上是理论上的可行性,下面说一下难度。
1. 国内的高中和国外不同,因此在认可度上就不如国外高中。因为加拿大的大学是没有高考的 ,大学申请主要靠高中成绩 。因此,多数国内学生高中毕业后在加拿大读一段时间的高中课程,以补充衔接的部分。
2. 大学入学后 ,一定要刻苦学习。国外的大学不比国内,是要真正用心来读的 。课程设置的分数比例大多数是在平时,期末考试最多也只占25%。因此 ,时时刻刻要努力学习。再加上无论是教授讲课、作业、提问,还是所用的教材都是英文的 。作为留学生,注定要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才可以。记得我读书的时候 ,一边看书一边查书上的生词,需要大概读6-7遍才能记住;老外用心读一遍差不多就记住了。我还在读第三章的时候,我的老外同学已经读到12章了。当时正的是很郁闷,可是有没有办法 ,只能挤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语言上的不足 。
3. 经济大萧条依然影响着加拿大,因此找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尤其是对外国留学生。而且技术移民往往对职位也是有要求的 ,毕业后马上就能找到这样职位的工作,也不是件易事。
综上,给楼主一点小小的提示吧 。希望有所帮助。
关于出国留学 海外国家对中职生并不存在国内的歧视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价亲]投稿,不代表亚当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dsckz.cn/news/353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当斯的签约作者“价亲”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出国留学 海外国家对中职生并不存在国内的歧视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
文章不错《出国留学 海外国家对中职生并不存在国内的歧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