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 ,题目《少年闰土》是选入语文书后后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别的 。下面是其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 ,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 、二两大段 ,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 ,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
二 、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 ,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 ,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 ”和“猹”两个词语 。)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 ,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三 、学习第二大段 。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 ”家前 ,“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 、“祭祀 ”、“郑重”、“仿佛” 、“五行 ”、“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 。(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四:熟读第—自然段,抽背 ,同桌互背。
五、师课的小结。
六 、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 。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 、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 ”)师生共同
讨论 ,抓住“紫色”、“毡帽” 、“银项圈 ”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
外貌 特点
紫色的圆脸 生活特点
头戴小毡帽 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 时代特点,
齐读这句话 ,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 、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 ,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 ”,(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 、“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呢…… ”—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 ,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 ,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 、撒、拉、罩等) 。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 ,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 、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 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 ,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 。那么,与闰土对比 ,“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 ”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 、“单 ”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 ,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
2.当闰土告诉“我 ”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 ,“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 ,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 、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课分段及段意(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教案# 导语《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文中的鲁迅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 。这篇课文通过鲁迅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运用大量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 、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以下是 无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 、郑重、允许、仿佛 、厨房、刺猬、胯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的形象。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闰土喜爱地感情
1 、多媒体出示:
教师描述画面后 ,要求学生找出闰土讲的四件事。
2、教师范读课文 。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这四件事。
二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学习,理解课文 ,读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分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 ,以组为单位谈理解,说感受,练习把选出的段落读出感情。
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
下面是文中重要内容的学习,实际顺序以课堂上学生的选择为主:
⑴ 捕鸟:
① 引导学生想象闰土捕鸟时的情景 ,不仅把这件事情读出趣味来,还要能演示出来。
② 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③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
⑵ 捡贝壳、看跳鱼儿:
① 引导学生感受闰土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而又稀奇的事,体会闰土在讲这两件事时的神情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指导朗读。
② 重点理解“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 ,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想象“鬼见怕、观音手 ”的样子,指导朗读。
③ 出示感受贝壳色彩的鲜艳丰富 。
⑶ 看瓜刺猹:
重点指导朗读“月亮地下 ,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和“看见猹了 ,你便刺,这牲口很伶俐,倒向你奔来 ,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紧张 、惊险、刺激的情境,体会闰土的感想。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理解重点句子 ,体会我对闰土的羡慕赞美之情
四、小结
五 、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体会文中描绘的意境
板书设计
捕鸟
少年闰土 拾贝
刺猹
看跳鱼儿
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 、允许、仿佛、厨房 、刺猬、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 ,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 、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 、天真、活泼 ,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 、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 ,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 、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 ,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 ,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 、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 ,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 、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 ,画出有关句子。
3 、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 ,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 ,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 ,在海边捡贝壳 、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
1 、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 ,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
4 、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 、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 ,给我讲了哪些事?
2 、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
2、朗读课文。
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篇三
一 、教学目标1.学会“扭、胯 ”等7个生字;学习动作、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式。
2.通过小组探究 ,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知识丰富 、机智勇敢的形象 。
3.体会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 、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看);朗诵法;小组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鲁迅。
提问:大家认识这是谁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他就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声朗读课文,并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查字典解决问题。
2.这篇课文讲要讲了什么事?
明确:回忆“我”与闰土的故事 。
3.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总结:课文中闰土给“我”讲了的哪几件事?
明确: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
(三)深入研读
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哪些地方描写了闰土?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课件出示闰土刺猹的。
明确:第一段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动作描写 。第四段,“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貌描写。第6-15段大量的语言描写。
2.默读1-15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闰土机智,有经验 ,勇敢 、质朴可爱、知识丰富 。(板书:活泼可爱、知识丰富 、机智勇敢)
3.齐读第16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句子的含义。
明确:这句中的“他们 ”是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表面上指后院高墙上的棱角,实际上是说鲁迅和他的朋友像井底之蛙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闰土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 。(板书:羡慕)
4.自由朗读最后两段:从文章的最后两段能看出什么?
明确:“我 ”要与闰土分别,非常地不舍。(板书:不舍)
(四)拓展延伸
结合文章的最后 ,想象下你觉得在“我”与闰土在分别的时候可能会对彼此说些什么,进行角色扮演。
(五)小结作业
小结:鲁迅先生借助看瓜刺猹、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等故事,利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聪明能干 、机智勇敢并且十分质朴的少年闰土 ,并表达了对闰土的崇拜和羡慕之情以及与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
作业:运用外貌、动作描写,写一写你的好朋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分析对人物的描写,体会到鲜活的闰土形象 ,也学习到了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 ,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 、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 、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 、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参赛课时)
一、展示,引出闰土
1.出示鲁迅照片 ,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 。
2.展示“看瓜刺猹 ”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 、难句的指导 。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 ,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
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
(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 ,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四件事 。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 、对应比照 ”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 ,“我 ”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 ”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 。
四、多元解析 ,记住闰土
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 ,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对比 、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 ”的深刻内涵。
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
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 ,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让生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 ,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 ,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 ,--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 ,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 ,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1.找出闰土和“我”的语言,用上“啊 ”表示自己的心情。
2.布置学生读小说《故乡》 ,自主探究原因 。
六 、小结全课,升华认识
师以“啊”作小结。(主要从鲁迅、闰土、学生表现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去说。)
第二课时(简案)
一、简要复习全文,听写部分新词,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 、寻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部分 ,深入探究其妙处,小练笔实践:请学生或老师做模特,生口述后写片段 ,师生共同评议 。
三、结合《故乡》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作品内涵 、了解鲁迅。
四、简介鲁迅部分代表作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其作品 ,观看其影视作品。
五 、摘录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可以尝试背一背 。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想盼羡
(叹)
5.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包含的意思。
2、学会生字 、多音字 ,理解词语。
3、背诵、默写第一节;能从闰土外貌 、所述四件事概括闰土的特点 。
4、学习本课抓住人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
5、了解闰土是聪明、能干 、活泼可爱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的特点 。
2 、难点:
联系上下文及时代背景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磁带、投影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闰土守瓜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指名讲述画面内容。揭题。
3、简介鲁迅及小说《故乡》 。
二 、自学课文
1、轻读课文,读准读通。理解:
仿佛、无端 、素不知道、伶俐。
2、分段 。
三、讨论质疑
四 、检查自学
认读生字理解新词:
1、理解:
其间、一望无垠 、祭祀、仿佛、无端 、素不知道。
2、完成作业本⑴。
五、汇报分段情况,说出理学习第一段
1 、轻读 ,思考:
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是怎么写的?好在哪里?
2、再次看幻灯,结合课文指图复述 。
(能运用“深蓝、金黄 、碧绿、捏、刺”等词语。)
3、齐读第一节。
六 、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一节 。
2、作业本2 、3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新课
闰土月下看瓜这件事在“我 ”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 ,我与闰土相识时,闰土是什么样子?
三 、学习第三段
1、轻读,边读边划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 ,思考讨论:
这些描写反映闰土什么样的特点?
根据问答板书:
外貌特点
紫色的圆脸 健康的海边少年
头戴小毡帽 农村孩子
明晃晃的银圈 大人疼爱
(见人很怕羞) 朴实天真
2、根据板书完成作业本5题⑴。
四 、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本段中心句 。
(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2、闰土心里到底有哪些希奇事?用“/“将第四段分为4层,并用小标题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看跳鱼。)
3 、讨论:
这四件事中反映出闰土什么特点?
4、交流 ,完成作业本5题⑵ 。
5、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中,哪件事给“我”印象最深?教师和学生配合角色朗读这件事。
五、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1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却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我往常的朋友是那些人 ,他们不知道什么?
(练习用排比的句式说话 。)
2、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时请学生看课后习题2,先回答括号里的3个问题,再将答案连起来说说含着的意思。
六、小结
通过以上两段课文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的?
七 、作业
完成作业本4 ,并熟读课文三四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几段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活泼可爱的少年,大家读了课文后也和“我”一样想和闰土交朋友 ,那么谁知道“我 ”是怎样和闰土认识的呢?课文哪一段作了交代?
二、学习第二段
1、闰土是因为什么到我家来的?“我”和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
2 、自学、汇报 。
三、学习第五段
1 、课文哪些词说明“我”和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划出。
(急、躲、哭、托 、送。)
2、感情朗读最后段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这句话表达了“我 ”怎样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五 、模仿课文,写一个人的外貌。要求写出人物特点
仿写《少年闰土》的第一段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 ,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
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我”和闰土认识的原因 。
第4.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第6~16自然段是第四部分 ,写闰土给“我 ”讲捕鱼、拾贝克、看瓜 、看跳鱼儿等有趣的生活。
第17自然段是第五部分,写闰土和“我”的友谊与分别。
写作思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
我于是天天盼望五一 ,五一到,表妹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五一,有一天,妈妈告诉我 ,表妹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她正在客厅里,微黑的小脸 ,头戴一朵小红花,身上穿一件红艳艳的厚外衣,这可见她的妈妈十分爱他 ,怕她着凉;
所以在临行前特意为她穿上的,她的妈妈把她打扮的特别漂亮。她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 ,没有别人的时候,就和我说话,于是不一会儿 ,我们便熟悉了 。
扩展资料
仿写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细致地描写出照片的背景,景物描写要细腻 、生动;
二、是生动地描写出照片中人物的外貌、表情 、动作,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丰富画面内容,使照片中的人物活起来。
三、是掌握了写作技巧之后,笔尖流露出一行行隽永的文字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可是,闰土的悲哀,百年之后 ,我们却仍然能感同身受,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 。
关于“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牵则树]投稿,不代表亚当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dsckz.cn/news/23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当斯的签约作者“牵则树”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