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放言五首的注释译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放言五首的注释译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放言:意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
2.元九:即元稹,“九”是其排行。他在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其间曾作《放言五首》 ,见《元氏长庆集》卷十八 。
3.长句诗:指七言诗,相对五言诗而言;五言为短句。
4.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此举其两句诗见于他的《杂兴》诗 。济水: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今山东省境内。《元和郡县志》:“今东平、济南、淄川 、北海界中 ,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 。 ”河:黄河。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有云:“济水澄而洁 ,河水浑而黄。”与李颀此诗上句之意相近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 ,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管、蔡、霍三叔陷害,制造流言,诬蔑周公要篡位。周公于是避居于东 ,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惧而叛变 ,成王命周公征之,遂定东南。接舆(yú)狂:接舆,传说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他以佯狂避世 ,故此说“接舆狂” 。其真实姓名不可考,因他曾迎着孔子的车而歌,故称接舆(见《论语·微子》 、《庄子·逍遥游》)。舆 ,本指车厢,亦泛指车。
5.予:我 。出佐浔阳:被贬出京,到江州去做司马 ,辅助治事。浔(xún)阳:指江州。隋设九江郡,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 。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6.未届所任:还未到达任所。届:到 。
7.暇(xiá):空闲时间。
8.缀(zhuì):撰写。续其意:谓读元稹《放言》之意 。耳:叹词。
9.辨:一作“辩 ”。底:啥。
10.臧(zāng)生:指臧武仲 。《论语·宪问》:“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 ,吾不信也。”臧:一作“庄” 。防:是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武仲:臧孙氏,名纥,官为司寇 ,在贵族中有“圣人之称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杜氏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 。诈圣:欺诈圣人。甯(nìng)子:指甯武子。《论语·公冶长》:“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元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荀悦《汉记·王商论》:“甯武子佯愚(装傻)。 ”甯:今亦作“宁” 。知:同“智”。此二句意谓: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武仲那样的人,哪知道世间还有甯武子那样装呆作傻的人呢?
11.“草萤 ”二句:以萤光并非火 ,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12.“不取”二句:进一步明示辨伪之法 ,指出如不兼用明亮的火焰和照乘珠的光,这就不能发现真伪的区别 。燔(fán)柴:《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疏:“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 ,使气达于天也。”此用为名词,指火光 。照乘:珠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 。’梁(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 ,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为万乘之国而无宝乎?’ ”殊:异。
13.“世途”句:意谓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地,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 ”。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 ,故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卒:始终。
14.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车转毂(gǔ):像车轮转动一样 。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 ,此指车轮。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 。”反覆:谓反复无常。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 ,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通‘较’)胜负 。 ”此言荣枯如同藏钩之戏 ,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5.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 。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 ,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同“披”)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 ,再欲活之 。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 ,……仲尼(孔子)曰:‘神龟……知(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遗算),不能避刳肠之患,’”刳(kū):剖开。“马失 ”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 ,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见《淮南子·人间训》,一般成语词典皆有载,姑从略 。折:摔断。足:同“脚”。忧:忧患 。
16.“不信 ”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17.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 ,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 。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 ,是非真伪自会分明。“不用”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卜求签,更无必要 。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 ,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18.“试玉”二句:言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 ”《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 ,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后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章:枕木和樟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 ”《正义》:“豫:今之枕木也;樟 ,今之樟木也 。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19.日:一作“后”。见《史记·鲁国公世家》 。后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下士。《汉书·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 ,赈施宾客,家无所余 。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 ”后竟独揽朝政 ,杀平帝,篡位自立 。此二句是用周公 、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 ,日久当验。未篡:一作“下士”。
20.向使:假如 。复:又(有)。
21.第宅: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亲宾:亲人和朋友 。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22.炙(zhì)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 。《新唐书·崔铉传》:“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 、薛蒙 ,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 、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 。常以形容冷落少人迹。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穷巷可张罗。 ”形容门庭冷落 。《史记·汲郑列传》:“夫以汲 、郑之贤 ,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 ,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汲(jí):汲黯。郑:郑当时 。阗(tián):塞,充满。罗:捕鸟的网。
23.“北邙”二句:言富贵贫贱是随着世事变化而变化的。北邙(máng):山名 ,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 ”未省:未见。后句即“沧海桑田”之意,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晋葛洪《麻姑传》:“麻姑(传说中仙人名)自说云:‘接待以来 ,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向时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矣 ,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24.“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 ”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
25.“泰山 ”句: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同‘泰’)山为小。”又:“是亦一无穷 ,非亦一无穷也 。”韩愈《调张籍》诗:“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 ”“颜子”句:谓人寿各有一定,因此不必盲目地羡人长寿,弄得成天忧心忡忡。颜子:即颜回 ,字渊。春秋时鲁国人 。贫而好学,在孔丘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被后世儒家尊为“复圣”。但早卒 ,死时年仅三十余岁。老彭:指彭祖 。传说中的长寿者。姓籛名铿,颛顼帝玄孙,生于夏代 ,至殷(商)末已八百余岁。见《神仙传》及《列仙传》 。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或代名词。
26.槿(jǐn):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 。
27.嫌身:嫌弃自己。漫:随便。厌生:厌弃人生 。
28.“生去 ”二句:说明死和生都是自然的规律。扬雄《法言·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 ,自然之道也。” 其一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 ,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
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其二 世上的事依托隐藏不定,尘世的事拉开缠绕没有停止过。
祸福轮回像车轮一样,荣光枯萎反来覆去像手持钩。
龟灵占卜要将龟开膛破肚 ,马失前蹄也不必忧虑 。
如不信时请看下棋的人,输赢还得等到局终才分晓。 其三 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 ,
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其四 谁家住宅建成后还去破坏,哪里的亲朋哭了以后又唱起来?
昨天屋内外还挤满了人,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
北邙山没有留下空闲土地 ,东海何曾有稳定的波浪?
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其五 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
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 ,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
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不要嫌弃而厌恶生活。
生与死都是一种幻觉,梦幻人的悲哀欢乐又维系人间情呢。
顾忌的意思
[释义]
(动)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
[构成]
并列式:顾+忌
[例句]
他顾忌别人的想法。(作谓语)
[同义]
顾虑
近义词
忌惮、畏忌 、畏惧、担心、顾虑 、担忧、挂念、操心 、忧虑
反义词
放心、安心
英文翻译
1.stick; qualm; scruple; misgiving
?顾忌详细解释◎ 顾忌 g?j?
[scruple;misgiving;apprehension;worry] 因某种顾虑而不愿直言径行
你不要无所顾忌地乱说
指说话行事有所顾虑畏忌。《后汉书?杨震传》:? 丰 恽 等见 震 连切谏不从,无所顾忌 ,遂诈作诏书,调发司农钱谷、大匠见徒材木,各起家舍 、园池、庐观 ,役费无数。?《南史?颜延之传》:?昧利苟得,无所顾忌 。?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六场:?我们只要不做亡国奴,不做顺民 ,还有什么顾忌!?
顾忌造句1. 他一心一意地工作,丝毫不顾忌他人的闲言碎话。
2. 老师一离开教室,这些调皮的同学就没有顾忌地大声说笑起来。
3. 朋友之间可以畅所欲言 ,不须顾忌太多 。
4. 他在众人面前,谈笑自若,无所顾忌。
5. 对这件事他还是有些顾忌。
6. 小明的性格就是心直口快 ,对什么都没有顾忌 。
7. 在公共场所,他无所顾忌地嗑着瓜子儿。
8. 在看**的时候,他无所顾忌地大声讲话,受到了观众的批评。
9. 窗前树上的蝉,还是毫无顾忌地嘶叫着 。
10. 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张宁一个人无所顾忌地嗑着瓜子,影响特别不好。
11. 这些战犯刚入集中营时,仍是气焰嚣张 ,无所顾忌。
12. 他这个人心直口快,说话没有顾忌,也不怕别人在背后说长论短 。
13. 我于是有所顾忌了 ,尤其是在众目昭彰的时候。
关于“放言五首的注释译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丙询]投稿,不代表亚当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ydsckz.cn/news/122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当斯的签约作者“丙询”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放言五首的注释译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放言五首的注释译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放言:意...
文章不错《放言五首的注释译文》内容很有帮助